國內佛寺參訪有感
11 月 9 日和 10 日這兩天,對於我個人來說,真的是充滿了光明、喜樂、學習和幸福的美好時光!為什麼呢?跟「金山慈音寺」結緣五年多來,心中的慈音寺職工和志工菩薩們,每位都是十分的和藹可親,溫和多禮。但是深一層的接觸與認同,確是發生在這次兩天一夜的慈音寺參訪之行中。
菩薩加持,天公作美,這兩天風和日麗,秋高氣爽!大家一起同浸於高山流水中,宏觀視野中,古色古香的百年殿堂中,或壯觀宏偉的巨大建築中,或是笑語滿天的午餐,晚宴之美食的享受中。相互之間,我們交換著彼此之間真誠的感恩、欣賞、祝福,和同參道友所秉持著的那份相互扶持與真摰的情感與關愛。
第一處參訪的的名剎,是坐落在新竹縣峨眉鄉湖光村的「彌勒大道」/峨眉天恩彌勒佛院。遠遠望去,除了巨大宏偉的殿堂,就是殿堂旁邊那尊高約五十公尺的彌勒菩薩聖像。只見祂老人家正在以快樂開懷的笑容,和那圓滾滾,能容天下事的大肚腩,迎接著我們這一群來自金山慈音寺的佛子。
有好多位穿著樸素,整潔制服的接待服務人員,非常親切、溫馨、而貼心的招呼著來參訪的賓客。我們的團隊分為兩組,各組有一位專門的導覽專員。令人驚艷的是,我們這位導覽專員不但口若懸河,而且字字珠璣,句句鏗鏘,將他們的理念解說得擲地有聲!深深的觸碰到我們的深心。他說我們全世界的人都是一家人,沒有宗教、膚色、種族的對立與分別。正如他們殿堂的建築風格和氣勢,橫跨歐亞,涵蓋了全球各地的宗教與文化特色。導覽師兄不僅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,他們言論的說服力道,感染能量,並非來自於他們的過人口才,或專業知識的訓練,而是源於內心深處堅定不移的信仰!因為在他的論述中,我感覺到他赤子之心的誠懇,與充滿生命力的呼喚!
第二處參訪的名剎,是位於苗栗縣南庄獅頭山上的「勸化堂」。在群山環繞翠巒層疊中,勸化堂是處古意盎然,卻五彩繽紛的寺廟。我們的主要目的,就是要親眼目睹這處道場名揚四方的《扶鸞》儀規。
我們扺達勸化堂時,扶鸞的儀規剛開始。寺廟內堂有六位上了些年紀的男士,全部著白色唐裝,他們是扶鸞儀規中的六部(三才)人員,其中有正鸞副鸞各一人,另有唱生二人,記錄二人。他們也很禮貌的邀請了我們團隊的師兄,穿上他們白色的唐裝入內,就近觀摩整個儀規的進行。因內堂為扶鸞聖地,是不允許任何女性進入,我們一群師姐們只好在遠處自行觀想。
聽說,扶鸞儀式相當耗時間,一個神明的旨意,有時候須要大半天,甚至一天,才能順利獲得。大家陸續上香致敬(每個人8柱香)後,就分為兩組,由他們的導覽員領著去遊山景。林蔭小道彎彎曲曲的走遊山邊,倒也充滿情趣,最後,有一處真正的佛教寺廟,裡面供奉著西方三聖。中央正坐的是西方淨土阿彌陀佛,左右兩邊分別為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。我以最恭敬,虔誠的真心,獻上我至誠的頂禮與感恩!因為在此欣逢西方三聖的莊嚴殿堂,對我個人來說,不虛此行!
第三處要參訪的名剎,是坐落在桃園大漢溪畔的「齋明寺」。這是一處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古剎。寺中供奉的觀世音菩薩聖像,法像莊嚴中透露了無量無限的慈悲與智慧!因為此尊聖像,也是在一百六十多年前,由性悅老法師由大陸南海普陀山恭請來台的。這也是齋明寺與正信佛教在大嵙崁一帶扎根的初始。依據齋明寺歷史的軌跡,從日據時代起,就與禪宗曹洞宗聯盟緊密。寺內有許多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,令人大開眼界,讚嘆,驚艷不已!在民國87年(西元1998),第六任住持江會觀居士,期盼齋明寺能夠革新再造,永續發展,毅然力邀法鼓山承接該寺全般寺務,並於民國八十八年(西元1999年)九月十一日,舉行晉山典禮,由聖嚴法師,接任第七任住持。齋明寺終於回歸到性悅法師開山的本懷,回歸佛教正統。
期間,導覽師兄請大家到一處很簡單樸素的大廳,甚是安靜、肅穆的觀賞一段法鼓山的記錄影片,其中演譯法鼓山接管「齋明寺」的種種經過,加以在「齋明寺」抄經室內,掛有 靈源大師手繪觀世音菩薩畫作時,導覽師兄並清楚揭示:該畫作是在「法鼓山」已接管齋明寺後,於清點整理寺院文物時,始發現此項珍貴寶物;又思路牽引下,不禁令吾憶起,前有 文殊菩薩以「文瘋子」別名,於大雪紛飛中,救治了「虛雲大法師」的典故;而虛雲大法師正是靈源法師的師父;而今接管該處佛寺的七代住持/聖嚴法師即是法鼓山之開山宗長,又手繪畫作之靈源大師不也正是聖嚴法師之師父;可證 文殊菩薩有多慈悲,是祂的悲天憫人胸懷,開啟了這一連串的美好佛緣;然而現下的我,亦是在近期內,幸獲 文殊菩薩救治耳疾在前,復有今日得以親赴各佛寺,一圓參訪;行筆至此,吾已淚如雨下,泣不成聲⋯⋯。
佛弟子/胡慕蘭 敬筆 108/11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