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際遇的安排

由於個人健康違和,在友人引領下,來到當時的「慈音堂」幸與 伍顯菩薩結緣;依稀記得那還是大女兒-惟儀將要小學畢業時,吾必按照菩薩指示,定期返回寺院求取甘露水服用,而小女-惟儀只要知道「要去金山拜菩薩」,十有八九她必定也會跟來;每每念及,除了由衷感謝菩薩施予吾之救治外,更要感恩 伍顯菩薩賜給惟儀人生之諸多美好際遇。

被庇佑的幸運

小學階段的惟儀,因時任導師未能專職,致惟儀需適應不同的導師;加以個性內向害羞,缺乏自信,導致學習狀況欠佳,草草結束了小學階段;進入國中後,惟儀仍會跟著我到金山佛堂拜拜;而她也由認識菩薩、參拜菩薩進而有樣學樣地向菩薩祈求起自己的學業;綜觀整個國中,至多也只能算是平順,而在離校前的模擬考成績最佳時,評估亦有可能進入「中山女高」,但惟儀心繫得入「師大附中」,因而再到寺院求助 伍顯菩薩;菩薩則要惟儀持續努力並放寬心情必定能有佳績傳出;令人欣喜的是,放榜揭曉,她是班上唯二考上「北一女中」之幸運兒。

學業與姻緣連結

高中三年,惟儀深知幸運如我者,更要一步一腳印地把每門功課做好弄懂,方能在日後大學窄門競逐時,獲得佳績,故而高中的三年裡,除了參與社團,使其個性愈見開朗外,對於課業更是不敢稍有鬆懈,而這樣的投入課業,更是令家人尤其放心……。隨著大學考試的到來,惟儀同樣來到寺院請示菩薩,而當時菩薩所給予的開示,則是書要認真讀,但不要太過緊張;菩薩會為妳,找到適合妳的未來,也會為妳作好安排;直到聽聞菩薩作出開示,再向小女詢問後,才知其當時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是「台大/國際企業系」,正是因著小女向來對於課業,均是自動自發地學習,故而全家人均是對其寄予厚望;惟就在首次學測時,感覺並未考好,於是再予投入二次指考;惟前後對照下,其成績均未能達到「台大/國企系」落點,均標值反倒是會落在「台大/政治系-國際關係組」,待成績公佈選填系所後,惟儀確是進入了「台大/政治系-國關組」;想著高中三年的戮力向學,卻未能一舉得中第一志願,心中之難過更是不言可喻,這樣的傷心難過,最後亦是在菩薩的寬慰下,獲得平靜;而國關系所,卻為惟儀帶來了更見圓融的性情,看在父母眼裡,也算安慰;就在大學形將畢業,惟儀再向父母提出了想出國攻讀碩士的想法;權衡小女自國中後的課業,再再都是苦讀而得;若能再予獲得更高學歷,自是對其日後出路大有助益;於是大學畢業後,選擇國外研究所的抉擇,則又回到 伍顯菩薩再予開示;儘管惟儀心中想的是「前往英國」,但是菩薩開示的卻是「還是會在美國」,加以大三暑假那年,惟儀有幸獲得僑委會獎助學金補助,得有前往華盛頓州喬治城暑修兩個月的遊學經歷在前,故而惟儀最後仍是按照菩薩指引,選擇了「相對是人生,“地”有一些些熟」的喬治華頓州的華盛頓大學研究所就讀;然而最令家人驚訝的是,先有大三暑修遊學得以開拓視野在前,卻在入學兩個月後,惟儀即告知父母,此時的她正與美籍男友(也就是今之夫婿)認真地交往中….;想著出國前,深怕其不易適應國外環境,豈料得兩個月後,即傳出與美籍男友交往乙情,這令遠在台灣的父母,心中不免擔起心來,隨著一次次的寒暑長假到來,惟儀總是偕同美籍男友一次次地造訪台灣,或與父母或與家族成員見面,又惟儀之美籍男友雖談不上樣貌俊俏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他有一種難能可貴的親情觀念;看倆口的交往,不免要將此事再予請示菩薩,惟獲得的開示是:他倆有正緣!有了菩薩的評鑑及肯定,家人就此衍生出「將有美籍女婿出現」的心理準備。

冥冥自有安排

直到兩人研究所畢業,雙方家長第一次在校方畢業典禮上,有幸得見/可以確定的是,他們是令人感受得到家庭關係緊密的一家人。

再到女婿提出訂婚的婚禮上/可以確定的是,他們是在美家境不錯之家庭。更在惟儀的奶奶病危之際,其深盼得見惟儀及其夫婿,女婿即向研究室計畫主持人辦妥請假,隨其飛抵台灣,一圓老人家心願。

舉凡種種,只能感戴 伍顯菩薩的恩典,是菩薩在惟儀每有失意時,均能時時予之寬慰勛勉:想著當時一次未能如願的大考失意,卻又換得小女此生最大的幸福,其中之種種,均是 伍顯菩薩看到用功且孝順的惟儀,要給予她應得的恩寵;每每心念及此,總要感動地說:菩薩所賜庇佑安排,此生永懷恭敬感激。

口  述:雷曉雲 師姐

文字整理:慈音寺文案組

108/09/14